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資料探勘]資料與資料準備


  • Data Mining 問題類型
    △分類
    △預測
    ○分群
    ○關聯規則

    △監督式
    ○非監督式

  • Data Mining Mode
    ○關聯規則
    △決策樹
    類神經網路
    群集分析
    貝式網路
    約略集合理論
    多變量分析
    時間序列分析


  • 資料類型
    數值:年齡、員工年資
    字元與字串:男、女
    布林:true、false
    時間性資料:
        序列:網站點擊順序
        時間序列:台灣每天的溫度資料
    空間資料:亞洲區域的溫度資料
    文字資料
    多媒體資料

  • 資料尺度
    名目:學號、身份證字號
    類別:郵遞區號
    順序:比賽名次、產品品質等級
    間距:衡量溫度的尺度,攝氏49度C與50度C溫差等於85度C與86度C的溫差
    比率:時間長短、貨幣面額
    絕對:機率值

  • 資料檢視
1.位置測度
     平均數  μ
       幾何平均值 G
       調和平均值 H
     中位數  Md
     眾數   Mo

2.趨勢測度
    全距   R
    四分位差   QD
    變異數    σ^2
    標準差    σ
    變異係數   CV

3.偏態測度
    偏態係數(SK)

4.峰態測度
    峰態係數(K)


  • 資料視覺化

           直方圖
           長條圖
           圓餅圖
           盒鬚圖
           Q-Q圖
           折線圖
           散步圖
           平行座標圖


  • 資料整合清理

1.不正確的資料
2.不一致的資料
3.重複的資料
4.冗餘的資料
5.遺漏值
    直接刪去該變數值
    人工填寫遺漏值
    使用一個全域常數填充遺漏值
    使用屬性平均數
    給定屬於同一類別的所有樣本之平均值
    使用資料探勘分法來填充遺漏值
雜訊
    裝箱法
    等寬裝箱法
離群值
    直接刪除
    用其他數值替換,將資料範圍正規化
    群集分析




  • 資料轉換

資料數值轉換
    正規化
    標準化
資料屬性轉換
    離散型資料轉成連續型資料
    連續型資料轉成離散型資料
        監督式與非監督式
        對態與靜態
        全域與局部
        分割與合併
        直接的或增加的



  • 資料化約

資料維度化約
    一、特徵選取法
        步驟一:決定特徵衡量準則
            1.傳統測量法
            2.一致性測量法
            3.關聯性測量法
            4.區別測量          
            5.資訊增益測量(又稱決策樹特徵選取法)
        步驟二:選取特徵產生計畫
            1.逐步向前挑選法
            2.逐步向後刪減法
            3.混合法
            4.隨機選取法
            5.樹狀歸納法
        步驟三:特徵選取策略
            1.徹底搜尋策略
            2.啟發式搜尋策略
            3.隨機搜尋策略
        步驟四:設定停止條件
    二、主成分分析法(PCA)

資料紀錄化約
    簡單隨機抽樣
    分層隨機抽樣
    群集抽樣
    系統抽樣
    改變資料分布比例的抽樣

資料數值化約
    離散化
    概念階層

  • 資料分割

    將資料分成
        訓練資料組
        測試資料組
        驗證資料組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如何安裝Ubuntu Server 14.04 伺服器版本

製作安裝設備

Ubuntu正體中文站下載下來的安裝程式為iso映像檔,如果要在電腦開機的時候進入Ubuntu Server,需要將iso映像檔燒錄成可開機的光碟,或是將iso映像檔用UNetbootin等軟體裝入USB儲存裝置中,製作成可開機的USB裝置。

開始安裝

首先放入Ubuntu Server的開機光碟或是USB裝置,接著將電腦重新開機,進入BIOS的開機順序設定,將第一順位的開機裝置改為Ubuntu Server的所在裝置,儲存設定後重新開機。接著應該會看到類似以下的畫面,需要先選擇想使用的語言,建議使用國際語言─英文(English)。
ubuntu-server-14-04
然後會出現如下的選單。選擇「Install Ubuntu Server」即可開啟Ubuntu Server的安裝程式。如果要建立出兩台以上的伺服器,可以選擇「Multiple server install with MAAS」,即可使用MAAS(Metal as a Service)來快速部署,但這個不在本篇文章的討論範圍內。
ubuntu-server-14-04
進入Ubuntu Server的安裝程式後,還要再選擇一次語言,建議選擇英文(English)。
ubuntu-server-14-04
接著選擇使用伺服器的位置,如筆者的位置在台灣(Taiwan),就選擇「亞洲(Asia)->台灣(Taiwan)」。
ubuntu-server-14-04
ubuntu-server-14-04
ubuntu-server-14-04
接著要設定系統會使用到的語系,建議值為「United States - en_US.UTF-8」。
ubuntu-server-14-04
再來要設定鍵盤排列方式,沒有特殊需求的話,使用手動設定,並選擇「English(US)」就好。
ubuntu-server-14-04
ubuntu-server-14-04
ubuntu-server-14-04
等待一段時間讓安裝程式自行處理一下。
ubuntu-server-14-04
如果有多張網路卡(網路介面)的話,選擇可以連上網際網路的那張。
ubuntu-server-14-04
Ubuntu Server的網路可以在安裝完作業系統之後再來設定,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
然後設定主機名稱
ubuntu-server-14-04
設定使用者名稱
ubuntu-server-14-04
設定使用者帳號。
ubuntu-server-14-04
設定使用者密碼。
ubuntu-server-14-04
再次輸入使用者密碼。
ubuntu-server-14-04
選擇是否加密家目錄。非必要,可以不用加密。
ubuntu-server-14-04
設定時區。台灣使用的時區為「Asia/Taipei」,Ubuntu Server安裝程式會自動選擇符合的時區
ubuntu-server-14-04
接著要設定硬碟,Server的話建議使用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來管理硬碟空間,方便日後的擴充。
ubuntu-server-14-04
ubuntu-server-14-04
ubuntu-server-14-04
ubuntu-server-14-04
ubuntu-server-14-04
等候安裝。
ubuntu-server-14-04
設定代理伺服器(Proxy)。若不設定代理伺服器,直接留空即可。
ubuntu-server-14-04
繼續等待Ubuntu Server安裝程式完成設定。
ubuntu-server-14-04
設定系統如何進行更新。為求Server的穩定,筆者通常不使用自動更新,而會以apt-get來自行做手動更新。
ubuntu-server-14-04
選擇要額外預先安裝的軟體。由於筆者會使用SSH來管理Ubuntu Server,因此安裝了「OpenSSH Server」。有關於使用SSH來遠端操作Linux作業系統的方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ubuntu-server-14-04
繼續等候安裝。
ubuntu-server-14-04
選擇是否要安裝GRUB開機管理器。建議安裝,不然就要自己處理開機問題。
ubuntu-server-14-04
到這裡完成安裝,即可重新開機!
ubuntu-server-14-04
開機成功就可以看到Ubuntu Server的登入畫面。
ubuntu-server-14-04
輸入安裝的時候填寫的使用者帳號和密碼,就可以登入了。
ubuntu-server-14-04

更新Ubuntu Server

安裝好Ubuntu Server後,再來就是將系統版本一次更新到最新,以免遇到太多安全性漏洞以及程式的BUG。
輸入以下指令進行更新: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ubuntu-server-14-04
資料來源:https://magiclen.org/ubuntu-server-14-04/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雲端運算的服務模式與部署模型

服務模式

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的雲端運算定義中明確了三種服務模式:
  • 軟體即服務(SaaS):消費者使用應用程式,但並不掌控作業系統、硬體或運作的網路基礎架構。是一種服務觀念的基礎,軟體服務供應商,以租賃的概念提供客戶服務,而非購買,比較常見的模式是提供一組帳號密碼。例如:Microsoft CRM與Salesforce.com。
  • 平台即服務(PaaS):消費者使用主機操作應用程式。消費者掌控運作應用程式的環境(也擁有主機部分掌控權),但並不掌控作業系統、硬體或運作的網路基礎架構。平台通常是應用程式基礎架構。例如:Google App Engine。
  •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消費者使用「基礎運算資源」,如處理能力、儲存空間、網路元件或中介軟體。消費者能掌控作業系統、儲存空間、已部署的應用程式及網路元件(如防火牆、負載平衡器等),但並不掌控雲端基礎架構。例如:Amazon AWS、Rackspace。


部署模型

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的雲端運算定義中也涉及了關於雲端運算的部署模型:
  • 公用雲(Public Cloud)
簡而言之,公用雲服務可透過網路及第三方服務供應者,開放給客戶使用,「公用」一詞並不一定代表「免費」,但也可能代表免費或相當廉價,公用雲並不表示使用者資料可供任何人檢視,公用雲供應者通常會對使用者實施使用存取控制機制,公用雲作為解決方案,既有彈性,又具備成本效益。
  • 私有雲(Private Cloud)
私有雲具備許多公用雲環境的優點,例如彈性、適合提供服務,兩者差別在於私有雲服務中,資料與程式皆在組織內管理,且與公用雲服務不同,不會受到網路頻寬、安全疑慮、法規限制影響;此外,私有雲服務讓供應者及使用者更能掌控雲端基礎架構、改善安全與彈性,因為使用者與網路都受到特殊限制。
  • 社群雲(Community Cloud)
社群雲由眾多利益相仿的組織掌控及使用,例如特定安全要求、共同宗旨等。社群成員共同使用雲端資料及應用程式。
  • 混合雲(Hybrid Cloud)
混合雲結合公用雲及私有雲,這個模式中,使用者通常將非企業關鍵資訊外包,並在公用雲上處理,但同時掌控企業關鍵服務及資料。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B2%E7%AB%AF%E9%81%8B%E7%AE%97